無線”一直以來都是手機不懈追求的目標之一,因為手機本身就是為了“拋棄”電話線而誕生的。雖然說手機通過無線通訊技術拋棄了電話線/網線,之后又通過藍牙技術的升級“拋棄”了有線耳機,現在智能手機唯一必須用到的線纜就是充電線了。
充電線可以說得上手機的骨灰級配件了,從功能機時代開始充電線就一直手機的必備配件。從最開始的充電線與電源適配器的一體式設計到現在的分體式設計,充電線一直都是手機補充電量的主要方式,然而隨著無線充電技術的成熟,充電線或許也不再是“必需品”了。
現在的無線充電方案主要以技術較為簡單、成熟度也很高的感應式技術為主;該技術基于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通過導體切割磁場會產生電動勢,一般由兩個線圈組成,在初級線圈上接入交流電時產生磁場,次級線圈由于有交變磁場的存在而感應出交變的電流;感應式無線技術的缺點是充電功率小、充電距離近、定位精度要求高。
感應式
無線充電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無線充電普及緩慢的因素,首先電磁感應的原理決定了手機的后蓋材質不能是金屬殼,因為金屬殼在無線充電時會被加熱從而產生危險;其次手機中也需要加入線圈,這對于眼下越發緊缺的手機機身空間而言是較為困難的;此前無線充電的充電功率與快速發展的有線快充相比也并不高。
我認為未來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更為廣泛的物聯網應用,一個通過是更快的充電功率來取代有線充電器。
在物聯網應用方面,無線充電無接觸的特性可以讓物聯網設備告別傳統的接觸式充電方式,例如現在很多的掃地機器人需要與充電樁的觸點進行物理接觸才能夠充電,而無線充電技術則可以機器人??吭诔潆妳^域內即可完成充電;并且像電動牙刷這樣的設備也能夠通過無線充電技術來取消機身上的充電接口,從而獲得更佳的防水性能。